撰稿:金棪刘羽庆 核稿:袁芳
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系列活动第二期于2022年11月7日在开云体育官网入口网页版312会议室举行。本期研读的篇目是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和《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》。


金棪同学领读的是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,她从文献写作时代背景,各阶级分析以及各阶级划分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。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写于中共建立初期,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,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六大部分,即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、民族资产阶级、小资产阶级、半无产阶级、无产阶级、以及游民无产者。文章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、动力和同盟军问题,批判了“左”和右的错误观点,第一次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领导的、反对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基本思想,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,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。领读结束后,段颖惠副教授对金棪同学的领读做了补充与点评,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举例,引导同学们如何研读文献利用文献,段老师号召同学们根据自身研究方向,在研读文献时深入领会,积极拓展,为进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。

首先,刘羽庆同学领读的文献是《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》,她从蔡和森生平经历、文章写作背景、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、蔡和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进行介绍与评述。其次,《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》讨论了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,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、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,具体阐明了中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方针和步骤。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,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最后,刘建华副院长对羽庆的领读进行了点评与建议,从读什么、怎么读、为什么讲三个方面引导同学们做好经典文献研读,并对同学们提出更高的期许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,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,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、学术体系、话语体系,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文献研读活动,是践行总书记号召的有效途径。这一系列活动将在每周一晚定期举行,经过点滴积累和持久的学术训练,同学们将会从原著中汲取更多的思想力量。